第481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3)页
    司马懿的理由是很多种的,                当然其中无论如何都没有撺掇她背主的那一条。
    这是一个很聪明伶俐的年轻人,看到她眼睛四处扫来扫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的样子,                他就立刻把话头转了一个小弯。
    “将军领的都是青州兵,                岂不思乡呢?他们不思乡,                难道太史将军也是如此吗?”
    “我领了部曲出门,难道就不思乡了?”
    司马懿摆摆手,                “将军想想,                兵卒在外,                家中只有老幼妇孺,平时又皆是由里吏管理的,他们的生活如何,                不看将军,而看乡野小吏,对不对?”
    她愣愣地点头。
    “但如果是将军的部曲,那管理他们的可就不是小吏了!”他笑眯眯地说道,                “该怎么纳税,是税官与将军府中家令的事,                与部曲们无关,也轮不到小吏来颐指气使,                将军自会派亲随来管理。”
    她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些亲随战时也要随将军一同出战,                也是那些部曲的同袍,难道他们便能狠下心欺凌自己乡邻同袍的亲眷吗?”
    “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她听完之后,                立刻问了一个问题,“但为什么你觉得小吏就理所应当会欺负他们呢?”
    司马懿挑挑眉,“将军,                此乱世也,乡野间能寻到识字的寒门士人已属不易,就算将军察觉到他们为吏不清不正,又如之奈何呢?”
    “我在青州举荐了很多女吏,”她说道,“你要乡吏,我有很多。”
    这回轮到他一愣一愣了。
    “将军欲令那些女吏来豫州?”他问道,“来颍川?”
    “是啊。”
    “将军可知自世祖定都雒阳至今,颍川举了多少个孝廉?”
    “不知道,然后呢?”
    司马懿不吭声了。
    颍川是人口大郡,顶级世家里自然有许多人很有才华,比如说荀家那一串儿美男,比如说郭嘉那种病秧子,比如在长安忽悠马腾韩遂的大书法家钟繇,再比如说平时跟简雍先生很合得来,可以一起躺在席子上拍肚皮,但打仗时又能带头冲锋的徐庶。
    有才华的人肯定是有的,问题是这个才华有没有用在正处。
    短暂的沉默之后,司马懿终于又拐了一个弯。
    ……她就很佩服这个哥,他每次被噎住之后,过个几秒都会跟没事人一样,平和又无害,诚恳又深情。
    “将军不为自己想,也该为那些不知如何过冬的流民想一想,”他双眉紧蹙,一脸忧愁,“将军何妨去问一问他们呢?”
    天气越来越冷,城外的窝棚就越来越多。
    窝棚里嘀嘀咕咕的,有妇人在忙着缝补,不一定是自己的活,也可能是别人的,说不定是哪位造士的呢。
    城中有兵马,自然就带动了商业发展,士兵们会穿着短褐在客舍里吃吃喝喝,羡慕死那些士人,兵营附近也会有人凑过来做些生意。城中百姓家境殷实的,就做些有本的生意,家境贫寒的可以来点小本买卖,至于流民,到底还有挑水缝补这些活计可以赚几升米,不至于饿死。
    城外的人交不起入城的钱,但他们也还能干点活,一无所有的也会去附近拾柴,蹲在城门口等人来买;攒够钱可以买点针线,妇人也就能跟着干活了。
    ……城里要是两个大钱缝补一次,她这里就只要一个半;
    ……城里要是做一套衣服的手工费要十钱,她这里就二十;
    ……城里要是做完衣服还负责绣个花,她这里也能咬牙再加两片叶;
    窝棚里光线有点暗,其实不适合做活,但外面更冷。
    待在外面久了,就有可能冻坏了身体,染了时疫,看看附近这一片窝棚,哪天早上没有城中的民夫推着空荡荡的板车过来,再满满当当地推走呢?
    那两个妇人正嘀咕着,外面忽然传来了脚步声。
    ——不是阿狗吧?阿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