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第二十七章-《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3)页
    因为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萧条的雒阳,过年时城中豪强仍然极尽所能地穷奢极欲。
    天气太冷了,新酒很难酿造出来,那就用温室来酿;
    炭火不够用了,那就征发囚犯去砍树烧炭;
    蜀中与雒阳断绝了道路,因此唯一能让商贾冒着千难万险送进雒阳的,只有蜀锦。
    杨修坐在辎车中,一边读书,一边烤火时,车轮忽然碾过去了什么东西,于是整架车子都跟着摇晃了一下。
    这位贵公子抬起头,还未问话时,车外的健仆已经很伶俐地回答了。
    “郎君受惊,小人原以为那人已僵了的,却不想还留了一口气,惊扰了郎君。”
    杨修握着竹册,半晌没有言语。
    张杨忍受着士卒的怨恨,以一郡之力,供养雒阳。
    臧洪宁可与主君决裂,也要将粮食送进雒阳。
    天子一个人吃得了多少粮食?
    算上宫中四百宫女,千余的黄门与侍卫,又能吃得了多少粮食?
    五万石粮食,到底都哪里去了?
    张杨已经死了,臧洪现下也被重重围困,曹操虽然毗邻雒阳,却狡猾地声称去岁遭了兵乱,因此没有余量供给京城。
    雒阳的黔首苍头,又待如何度过这个岁除?
    风雪越来越大了,像刀子一样,一刀刀地割在脸上、身上、手上,又像沙砾一般扑在脸上,迷了眼睛,让人看不清前路。
    这样昏昏沉沉的暴雪天,道路也要被隔绝了,莫说吃喝,就连买些针头线脑都不容易,谁家的媳妇此时才想起裁剪一套过年的新衣,就只能同坊里的街坊邻居们借用一点针线。
    不过古松坊里多妇人,在这种恶劣天气面前总能提前准备得妥妥帖帖,不管油盐还是粮米,布帛还是干柴,总不至于一家子受冻挨饿。
    为了能够照顾已经显怀的四娘,同心和李二媳妇还强烈要求小两口暂时搬过来,跟着她们一起过年。
    除了五辛盘、椒柏酒、咸肉咸鱼之外,柳家的四郎还第一次发现过年时可以吃一种叫“饺子”的东西。
    一群妇人叽叽喳喳地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新姑爷负责陪小郎和阿草学一卷孔融出品的新书。
    屋子里的炭烧得热极了,四娘走来走去,没什么活让她干,就只能闲下来问一问。
    “陆将军呢?”她问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听说徐州那边还要打仗呢,”同心捏好了一个肉丸饺子放下,“打完仗,就能回来了。”
    “弓兵抛射距离为三百步,”陆悬鱼披着一件破旧的氅衣,站在地图前努力地讲解,“但两军接阵时,弓兵便要换掉武器,承担近战的职责。”
    两位张公坐在小马扎上,认认真真地听讲。
    “但咱们要打的这一战不同,城上的守军是始终可以抛射箭雨,给咱们支援的,”她比比划划,“咱们到时背城而战,袁绍的前军与我军接阵时,守军就可以抛射箭雨,将袁绍后面的援军隔绝掉,这样咱们就有机会吃掉这支孤立无援的前军。”
    ……就很基础的一些攻守城知识,但也是要讲的。
    ……加在一起四千石的两位高官点头如鸡啄米。
    ……大家都是太守,这两位和她那位镇守广陵的太守兄长真是天差地别。
    两位张公在竹板上写写记记的时候,她可以喝点水,顺便发散一下思维。
    水有点凉,她喝冷水倒没什么,但多少有点冰到了牙齿,让她轻轻皱了皱眉。
    大张公立刻察觉到了。
    “仆役何在?”他立刻嚷道,“都被骄纵到连壶热水也不知送来么!”
    “不是,不是,”她摆摆手,“这几日将至岁除,我让他们回家去和家人过年了。”
    大张公和小张公互相看了一眼,脸上就有了几分愧色。
    “将军仁义,只恨咱们愚鲁,害将军为风雪所阻,不能回青州守岁……”
    “没事,”她说,“我原本也没打算回去过年。”
    张邈就有点懵,“为何?将军不想家吗?”
    “想啊,但我得把仗打完,”陆悬鱼嘟囔了一句,“等我打完,我就能回家了。”
    (https://.bqkan8./57929_57929206/20300828.html)
    .bqkan8..bqkan8.
    /75/75035/2626307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