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第十八章-《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3)页
    明光铮亮的银甲上插着几支箭矢,头盔被一个守城士兵打落,发髻散落下来,沾上了腮边的血。
    此刻的孙策看起来颓唐极了,狼狈极了,但他一点也不在乎。有了合肥,他就可以掐住关羽的脖子,就可以进一步寻求一场决战。
    在决战中击破关羽,这才是孙策的目的。
    夺一城一地,算得了什么?只要刘备依旧是位于北方的强大诸侯,他时时刻刻都可以南下侵扰。
    只有彻底击败刘备,然后击败刘表,他才能彻底掌握住江东。
    只有他彻底将江东握在手里,他才能将目光看向中原大地。
    “将军在这里?”
    孙策抬起头,正看见程普一步步走上来,“有斥候自历阳而归。”
    中军帐内,程普黄盖等一行武将,再加周瑜,都在这里。
    陆廉的行程和举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需要再三斟酌思虑如何应对的事,马虎不得。
    但斥候的报告还是让他们吃惊了。
    “将军,陆廉领三千步兵,一千骑兵,皆为本部兵马,向合肥而来。”
    “三千?”孙策重复了一遍,“还有三千东莱兵呢?”
    “他们,他们被她留在历阳,护送灾民去广陵了!”
    孙策坐在那里,愣愣地看着斥候。
    几个武将互相看了一眼,程普便微笑了起来。
    “如此不过宋襄公之仁,如何作将军的对手!”
    “将军妙计,”黄盖也大加赞赏,“兵不血刃,便令陆廉自损一半兵马!”
    “兵以胜为功,似她这般,枉为天下笑谈!”
    “将军可高枕无忧了!”
    孙策的脸上绽放出一个笑意,“不错,今日攻城辛苦,传令下去,以牛酒犒赏三军!”
    “是!”
    几名老将一一出帐,帐篷里霎时便冷清下来。
    还有一个人没有走。
    孙策抬起眼望向自己的好友时,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了。
    因为周瑜的脸上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笑容。
    他那双平而长的眉毛深深皱了起来,平静而忧虑地注视着孙策。
    “将军此役绝不能输给陆廉。”
    孙策轻轻地点了点头,“我绝不能输给她。”
    因为输给她的后果……是他无法承受的。
    陆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出身卑微,剑术高明,但既无才学,又无谋略,即使以“列缺剑”而闻名天下,世人不过将她视为一个剑客,一名勇将。
    她不过是刘备手里的一把刀,士族看在她的地位与下邳陈氏的面子上可以勉强接纳她,但不会真正尊重她。
    谁会尊重一把刀?谁会尊重一把看起来几乎没有自己想法,因而名声不显的刀?
    但现在不同了。
    孙策自己亲手将“德行”这东西交在了陆廉的手上。
    这东西在乱世看起来是极其无用的,但如果遇到了合适的环境,它也会迸发出光华耀目的可怕力量。
    就比如说——人人都能肆无忌惮地嘲笑宋襄公愚笨,不过是因为他输了泓水之战。
    但如果他赢了呢?
    他此刻可以大声奚落嘲讽陆廉,是因为此时胜负未分。
    但如果她胜了呢?
    如果一位将军在一场恶战面前不惜损失掉自己一半的兵马,不惜将自己的军粮也贡献出来,只为了保护一群比泥土还要卑贱的流民——如果这名将军竟然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而这样的事迹传扬出去——那么天下最刻薄傲慢的士族也不得不在她的名声面前低头!
    宗室也好,朝廷也好,四世三公的袁氏也好!
    谁能对这样德行堪比古之先贤的人再有什么不敬之语?!
    一个活生生的圣贤!有多少人会追随她?!
    到那时,无论她到了哪里,那些世家大族都会争先恐后地登门拜访,想要与她交好!
    就如同孔子有了圣贤之名后,谁还会在意他是不是庶出,是不是“野合”生出来的儿子!
    这样的名声适合给一个软弱无力的文士,而不适合给陆廉这样的将军。
    她有武力,有兵马,有半个青州,有刘备全心全意的支持与信任,如果让她得了这样的名声,她在合肥待上几日,江东的士族都要大包小裹携家带口地奔到合肥去!
    孙策那姣好的面容因为沉浸在自己的可怕思虑中而逐渐扭曲起来,但他绝不能承认他嫉妒那个陆廉,那个未来的,只靠名声就能令世家拜服的陆廉。
    ……因为他为了能让江东士族低头,杀了那么多人啊!
    他在江东杀得人头滚滚,吴郡的那几大世家仍然各怀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反抗他!
    他能想象那些人放弃故土,跑去投奔陆廉的场景吗?
    “伯符兄。”
    周瑜带了一分忧虑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