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八章-《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3)页
    与下邳陈氏出身的陈珪陈登父子不同,        陈群在这里是个外来户,他出身颍川,与父兄来徐州避难,        宅邸虽清幽,但门面并不大。进门是个小小的水池,        左右两边铺了洁白的石子路,        墙下种了几丛竹子,        此时天气转暖,又下过一场雨,        因而春笋便也跟着拔了尖。
    她在大门口下了马,让仆役抱了那箱竹简,        跟着走进来时,陈群匆匆忙忙地从屋子里出来了。
    他站在主室的门前愣了一愣,        然后忙忙地便走下台阶,“辞玉怎么来了?”
    “主公那有一箱书,        说是鸿都门流散出来,被张孟卓所得,        听说你同孔北海在忙碌学宫之事,便给你送来了。”
    陈群还在穿木屐,穿得有点慌里慌张。
    她已经走到他面前时,        他才刚刚将那两只木屐穿好,        似乎是因为没料到她会来,        身形还晃了晃。
    她好心地扶了他一把,立刻被他躲开了。
    ……行呗,        高种姓生物可能都是这样的,也不能怪陈群一个。
    “其实你不必出来迎我,”她说道,        “书我带到了,我先回去了。”
    终于妥妥当当站在庭院里的陈群见她要走,立刻便开口了。
    “辞玉不辞辛劳,亲自为我送来这些古书,岂能须臾便走?进来稍坐片刻为上。”
    “你千万别客气,我也不过顺路罢了,”她看看满脸不自在的纪律委员,就感觉脚下的白石子路很是烫脚,一边指挥仆役将书放下,一边脚就开始往外挪去,“我先告辞——”
    站在台阶下的纪律委员脸一下就沉下来了。
    “将军这是何意?”
    她已经向外挪了两步的脚不得已停了一停,“……什么何意?”
    “将军去田国让,太史子义处从无芥蒂,连新至主公帐下的张文远,将军去他营中叙话时,也从不曾这般匆忙。”
    ……那张白玉一样的小脸冷冷地对着她,指责之色溢于言表。
    但她去田豫那里谈天说地有什么不妥吗?去太史慈那里吃吃喝喝又有什么不妥吗?去文远那里看他训练骑兵,那也没有任何问题啊!她跟他们是什么交情,她还是个逃难的平民时张辽就结识她了,她还是个更夫时就认识田豫太史慈了,这交情陈群能比吗?在这里垮个猫脸给谁看呢?
    她就很有点懵。
    “莫非贵人不踏贱地耶?”
    ……行吧,这人善于道德绑架,她败了。
    这间主室布置得并不奢华,但很舒适,阳光洒进来,照在半旧但擦拭得十分干净的地板上。
    架子上摆了许多竹简,案几上也堆了几卷书。看她终于进来了,陈群一面指挥仆役拿了席子让她坐,一面又从架子下面翻出了箱子,箱子里又翻出了……
    她抻脖子去看,发现翻出了……
    一套茶具。
    铜质的,上面刻了十分精致的莲花纹理。
    可能是重视这套茶具,也可能是就有这个爱好,反正纪律委员同学当着他的面指挥仆役拿这套茶具去煮茶,还详细说了要怎么煮……
    用哪个匣子里的小盒子里装的哪一块饼茶,加多少姜,添多少盐。
    事无巨细不说,工具也十分繁复,看得她眼花缭乱,只感觉这群士人跟她根本不是一个星球的生物。
    煮好的茶很快端了过来,于是终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社交活动了。
    端端正正坐在席子上的美少年望了她一眼,脸上难得露出一个微笑,请她尝一尝他珍藏的饼茶。
    ……她敬畏地喝了一口。
    “如何?”
    “……烫。”
    纪律委员握着陶杯,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于是屋子里又陷入了可怕的寂静中。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又找到一个话题,“青州无事?”
    “无事。”她干巴巴地说道。
    其实是有事的,按照主公的暗示,她需要立刻返回青州,整备军务,收缩防线,抽调出一支机动部队,还要将粮草囤于琅琊,随时准备支援广陵与灵璧前线。
    什么战争都是结束得越快越好的,时间拖得越长,对于所有人就越痛苦,而百姓则尤其痛苦。尽管淮南已经饿殍遍野,但她仍然希望尽力减少这场战争对平民带来的影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