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大明富平侯-《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1/3)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衍大师好本事!”陈松夸赞道。
    “常青啊,道衍大师可不是一般人,要不是没有这点度量,那还怎么做事呢?”朱棣站在一旁打着圆场。
    “不得不说,陈大人的文采确实厉害。恐怕当世,很少有能超过陈大人的。
    陈大人的这两首词,恐怕要让那些文人汗颜啊!”姚广孝接着说道。
    陈松摆摆手,一脸的不在意,“和这些文人比,有什么意思?虽然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立下了不世功勋,可在如今的朝中,这样的文人实在是太少!”
    “坐下说吧!”朱棣指了指面前的桌子,示意两人坐下来说。
    陈松点点头,坐了下来。
    三个人就这样围坐在桌子边上。
    “不知道陈大人后面还有什么打算?”
    坐定之后,姚广孝开口问道。
    “还能有什么打算,无非就是新学罢了,这是我的重中之重,不能有片刻的松懈。”陈松淡然淡然的样子。
    姚广孝没来由的笑了起来,陈松疑惑不解。
    朱棣也是一脸疑惑,便问道:“不知法师为何发笑?”
    姚广孝笑道:“陈大人说的淡然,但陈大人已经和这天下大事纠缠在了一起,以后的安生日子可不剩多少了。
    至于新学学堂,虽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陈大人去做。”
    “何以见得?”陈松问道。
    “这种事情就是明摆着,北边的鞑子解决了,南边也快要平定。可是,天下就此太平了吗?不,距离太平还差的远,陛下雄心壮志,定然有更雄伟的目标。
    而陈大人,这些事情都少不了你......”
    姚广孝说着说着,神色忽然凝重起来。
    陈松也皱起了眉头,其实陈松早已经知道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对天下的改变不止于此,后面的事情还多的是,这些事情,陈松也明白,大都和自己脱不了干系。
    这是陈松早已料到的事情,可要是一个外人,若非特别了解陈松和朱元璋,恐怕不会说出这番话。
    陈松眯着眼睛,静静的看着姚广孝,“此人果然名不虚传,智慧近妖。这番话,就算是朱棣,也不曾说出。”
    朱棣的眼睛圆瞪,显然,他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法师这话是什么意思?俺觉得很有道理,可又听不怎么明白,可否说的明白一点?”朱棣问道。
    姚广孝道了一声佛号,摇摇头,沉默不语。
    见姚广孝这样,朱棣也不再追问。
    “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愿如此吧!”陈松感慨一句。
    “其实,冥冥之中,一切早已经注定,我们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按照注定的运行下去罢了!”
    姚广孝忽然说出这一番没来由的话,听的陈松和朱棣疑惑万分。
    故作深沉!
    反应过来之后,陈松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成语。
    “今天趁着这良辰美景,咱们何不如醉上一会?”朱棣笑着看着两人。
    陈松道:“行啊,那就醉上一会!”
    “贫僧以茶代酒,陪两位不醉不归!”姚广孝道。
    在朱棣的安排下,酒菜很快就布置了上来。
    陈松和朱棣不停的推杯换盏,两人的年龄,不过少年,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