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只是其中展示在外的,顾客进店能够看得到的方面。 还有更多是潜在的内容,这些部分,苏叶就不是很清楚了。 他前世也是看到许多国内的品牌,在15年后纷纷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看到的多了,就有了一些这样的想法。 至于眼下,苏叶认为赵云无需去考虑什么内核,只要先照猫画虎,在龙汉帝国开起来第一家店后,其他的慢慢总结经验就行了。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可以想象,只要赵云按照自己的方案照做。 那绝对能碾压所有餐饮公司。 最重要的是,赵云老爸有钱,他完全可以把这个事情当成自己的一个创业项目。 忽悠他老爸投资,只要第一家店经营起来,后续无论是继续开分店,还是在一些跟饮食有关的展会上推广宣传,甚至自己的青云科技都可以帮他联系业务。 这样多管齐下的话,只要赵云不是完全没有经商头脑的人,就不会把这个事做砸了。 写完品牌包装的内容,苏叶继续写下第三点。 那就是菜品口味。 这么多年,为什么龙汉帝国都没有发展出一家可以媲美肯德基麦当劳的中式快餐企业。 原因就在这里。 北方人口味中,南方人口味淡,西南人爱吃辣,还有人爱吃甜。 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个意思。 不像国外,饮食结构相对简单,日常的饮食也就是牛奶,面包,披萨,蛋糕,甜品等。 而龙汉帝国,那吃的东西就多了,不信我给你背一段报菜名,保证这一章字数超过一万字。 所以,说到底,怎么能保证开的每一家店,制作出来的饭菜口味口感甚至咸淡葱花撒的多少都一样呢。 苏叶有办法。 那就是研究可以全国推广的口味,标准化配方和生产流程,同时控制菜品数量。 全国可以推广的口味,就需要做一份民意调查,在众口难调的龙汉帝国,选择那些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吃的菜品作为第一部选择。 例如,经典的西红柿炒鸡蛋。 你可以说你个人不喜欢吃这个菜,但不可否认,龙汉帝国上下,几乎家家都会做会吃甚至爱吃这个菜。 接下来,就要将每一份菜品的配方进行标准化的研发和生产。 同样以西红柿炒蛋为例。 这看起来简单的一道菜,做法也是千变万化。 有先炒蛋拿出来,等炒好西红柿在一起烩的。 也有先炒鸡蛋,不盛出来就直接倒入西红柿的。 还有先炒西红柿,等差不多时候再去加入鸡蛋液的。 除了制作手法不同,调料的加减也是有不同的,有的用盐来调味,有的用酱油调味,有的会撒点葱花香菜,有的会滴几滴香油。 你看看,就这么简单的一道日常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就有这么多门道,更别说其他的菜品了。 所以,餐饮公司必须统一配方,想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保证每一家门店炒出来的西红柿鸡蛋都是一个味道。 这就需要在配方和炒制手法,甚至炉火上面进行研究了。 不过,这个是赵云的爱好,让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可行就OK了。 最后一个,还要控制菜品数量。 为什么要控制菜品数量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做快餐的话,不可能每一个店铺都请一位大厨坐镇,更多的是没有什么做菜经验的员工来制作菜品,如果种类搞多的话,就会造成混乱。 同时在门店备原材料的时候,也会消耗比较多的资金和精力,如果最后卖不掉的话,那些原材料可不能摆放太长时间,不然出现品质问题,那就大条了。 最后一点。 苏叶想了半天,犹犹豫豫的,还是加上了外卖这两个字。 人的天性就是懒惰的。 没有人愿意在夏日炎炎或者雪花飘飘的日子里还跑出去到餐厅就餐。 如果能有方便的外卖服务,那销售情况想差都差不了。 而且,外卖增加了一个门店服务顾客的经营面积。 如果增加一个外卖团队,初期不要多,三到五个人足够了,那门店的生意至少高出50%。 甚至还不止。 将两页纸写满,苏叶前后翻翻,想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对,还有一个统一采购。 加入统一采购的模式,管理成本上升不多,但对饮食的品质提升可就太大了。 同时还能避免店内的一些采购人员中饱私囊。 苏叶将整理好的内容,递给身边的赵云,“老大,这是我的一点规划。” “你回去后,最好是招聘几个在餐饮行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先把公司和第一家门店开起来。” “投资的事情,你可以先做着。” “但是等第一家门店成熟后,你就可以跟你老爸摊牌了。” “记住,千万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第一家店没有足够成熟,管理经验和市场判断能力没有提升的时候,你一定要韬光养晦,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好,没问题,叶子,我都听你的。” 赵云看着本子上满满的文字激动不已,有了这份经营宝典,他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了。 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捧着本子认真的阅读苏叶写的规划,而是悠悠的来了一句: “叶子,要不你跟我干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