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最后一步,便是空间站与火箭分离的步骤,同时这也是整个发射过程中最紧张的部分。 因为这里一旦出了差错,就代表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所以,听到总指挥传来分离的口令时,刹那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空间站的画面出现在指挥室的大屏幕上。 而作为时间操作人的徐舟,此刻更是无比的紧张,为了缓解这个情绪,大家只能用深呼吸来调整心态。 当火箭到达位置的时候,徐舟的眼睛顿时就变得坚定了起来,目光凌厉的盯着屏幕,毅然的按下了分离按钮。 但因为图像传输的延迟,画面中的火箭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分离的画面。 看到这一幕的徐舟,急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再过了三秒钟之后,大屏幕中才出现了火箭与空间站分离的画面。 这种节节剥离的画面,徐舟的心情也随着分离的进程而慢慢恢复,甚至转为了激动的情绪。 “雷达正常,图像正常,遥感信号正常。” “火箭、空间站分离成功!” “空间站进入预定轨道。” “雷达正常,遥感信号正常。” “空间站太阳翼展开成功!” “月兔五号,发射成功!” 顿时,指挥室中就响彻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久久不曾停歇! 当他播报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表情已经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笑容! 这可是他从事这个行业中第一次参与火箭发射,同时也会是最最激动的一次! 看到空间站进入轨道的时候,徐舟的脸上已经从激情转变为了严肃,再到后来,他忍不住的流出了泪水! 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身为科研当事人才能切身体会。 要知道,徐舟在刚刚进入航天研究所的时候,也迎来了当时最暗黑的时刻。 2017年7月的某一天,月兔五号的前身火箭实施第二次发射任务,当火箭飞行到346秒时,大屏幕上的参数突然出现跳变,数据显示,有一台发动机突然熄火。 那一夜,所有人彻夜未眠。因为火箭是在太空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还原故障现场,人们只能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对发动机进行长时间地面试车。实验直到一年半以后,发动机才复写太空中的那一幕。 原来,发动机内部的涡轮泵会产生一种异常震动,最终导致它停止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