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司徒钟在前线节节败退,他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将军权从司徒家手中给夺回来呢? 就算不能完全夺回来,在军中安插上自己的人手也是一件好事嘛。 想到这里,朱熙泰心中的愤懑也消散了一些。 还得是他呀! 除了他,还有谁能想到这个好主意,把坏事变成一件好事情。 又在宫中思索了一会儿,具体的操作方法之后,就开始在宫中召见臣子。 好歹也做了这么几年的皇帝了,世家的权利再大,他在朝中也还是有几个亲信臣子的。 头天在宫中,把亲信臣子召进宫来,商议了一下具体操作方案。 第二天一早,就直接跟朝臣们摊牌了。 只要朝臣有反对意见,在他的授意之下,他的亲信就以前线节节败退皆因主将无能为由,进行驳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这些都是无数先辈们用他们的实际经历,给后世人总结下来的宝贵经验。 但这些经验都是死物,端看后来者怎么使用了。 司徒钟败退是事实。 虽然朝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次败退,主要原因不在司徒将军身上。 北魏用神秘武器降维打击,司徒将军能在这种情况下顶住压力。 手中的军队只是败退,而不是溃逃,已经是他多年带兵,能力优秀的体现了。 非战之罪。 火药这东西,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个挂。 而军队这东西,看起来人多势众,可一旦死伤超过三成,剩下的人就基本上没有再战的勇气了。 甚至有些朝代还有规定,军队死伤超过三成而不溃散者,纵败也不究其责。 现在魏越之战中,东越军队在司徒钟的带领下,纵然是一退再退,也没有传出过溃逃的消息。 可见司徒钟还是有能力的。 而且司徒钟的退让,也不是完全因为北魏的猛攻。 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计划还没开始,远在京城的君王就想把他的给换了。 司徒景站在朝堂之上,没有开口为叔父司徒钟求情。 因为他暗中观察着龙椅上那个人的神色。 心中早已经明白陛下的小心思。 朝堂之上的争端表面上是臣子之间的辩驳,是派系之间的交锋。 实际上,他们这位陛下才是推动一切的黑手。 叔父战败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们这边的人如何为叔父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