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出叶茂荣所料,朝臣们纷纷表示,为了保住国本,楚国应该求和。 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一部分朝臣想向北魏求和,还有一部分朝臣竟然想向东越求和。 “陛下,此战一直是由我大楚和北魏在打,只要能求得北魏罢手,我大楚国本就不会动摇。” “陛下,臣以为,我大楚跟北魏间隙已深,北魏怕是不会就此罢手,倒不如跟东越和谈。” “黄大人此言差矣,纵使东越罢手,可只要北魏一日不罢手,我大楚就没有安宁之日,东越只是外标,北魏才是本质,不可治标不治本啊。” “李大人一叶障目了,北魏自开战以来,态度就十分明确,和谈恐难成功,不如和东越和谈,只要把东越拉到我楚国的战壕中,北魏不足为惧。” “黄大人...” “李大人...” 朝堂上以这两人为首的臣子分为两拨。 一波觉得事情的根源在于北魏,只要跟北魏和解,楚国就不会亡。 另一波觉得北魏根本不可能于楚国和谈,谈也白谈,还不如跟东越达成合作,共同抵御北魏。 坐在高台上的叶茂荣被两拨人吵得头疼,但还是仔细地将众人的意见都听了进去。 亲耳听着朝堂上的争吵声越来越大,他还是忍不住出面了。 “好了!大庭广众之下,吵闹不休成何体统!” “臣等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朝堂上的众人虽然纷纷跪地请罪,但他们的面上可没多少忏悔的神色。 在楚国,朝中文臣时不时就会来这么一处,只要陛下一生气,他们就按照常规请罪便是,反正又不会真罚他们。 叶茂荣不用看地下臣子的神色也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行了,都去吧。 如今北魏和东越都对我大楚虎视眈眈,不管那一方罢手都不能立刻解除我大楚之威。 那就两方一起谈,说不定还可以逐个击破。” “陛下英明。” 他心中冷哼一声,如今楚国危在旦夕,他有什么地方能称得上英明? 对于他来说,从雄心壮志地进攻北魏,踌躇满志地要为大楚开疆拓土,变成如今这副被迫求和的局面,已经是倍感耻辱。 这些朝臣们此时称赞他英明,岂不是在阴阳怪气,指桑骂槐。 总而言之,现在叶茂荣心中十分窝火,看啥都感觉不对劲。 只要身边的人,对他说出夸赞之语,不管那人说话的初心是什么,他都觉得这是对他的讽刺。 第(2/3)页